看一组数据对比。
印度人口14.4亿,2024年粮食产量3.3亿吨,出口粮食0.25亿吨。
中国人口14.08亿,2024年粮食产量7.06亿吨,进口粮食1.58亿吨。
如果以中国数据为参考,要满足14亿人的粮食需求,每年需要8.64亿吨粮食,但是印度只用3.05亿吨粮食,就解决了超过14亿人的粮食需求,多余的还能出口,你说奇不奇怪?
同样是人口大国,印度为什么还能出口粮食?
1.印度饥饿人数众多
从大量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出,走在街头的印度人很少有胖子,基本都是瘦瘦的模样,为啥会这样?
因为印度有超过2亿人,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占印度总人口约14%,占全球饥饿人口总量约25%。
换言之,你吃的少,意味着对粮食的消耗量减少,并且在印度,不管农场主还是私人农户,都会通过贩卖粮食的行为来获取金钱,接着去买些日常用品,或供子女读书之类的开销。
吃得少=粮食总消耗量低=多余的粮食能出口
2.素食主义者数量众多
印度属于典型的宗教国家,几乎达到了全民信仰宗教的地步,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绝大多数印度人选择吃素食。
印度素食主义者的数量在3~4亿之间,其中连奶制品、鸡蛋都不吃的人数占比约10%,这批人属于严格素食者,其余90%能接受奶制品和鸡蛋,但不会碰肉类,他们属于奶蛋素食者。
以印度人口计算,国内素食者的占比高达25%~35%,取中间值30%计算,放眼全球,这也是相当“可怕”的比例。
据统计,中国人均消耗肉类62公斤,印度人均消耗肉类低于4公斤,关键就在这。
中国粮食产量超过7亿,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简单来说,目前中国能吃饱饭,主粮自给自足肯定是够的,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超95%,但想要吃肉,就必须要圈养牲畜,而中国进口的粮食,主要用来制作饲料。
2024年,中国进口超1亿吨大豆,其中豆粕饲料占养殖业蛋白来源80%,又或者进口高粱来代替玉米,给禽类充当饲料,真正进口用来吃饭的大米小麦这类主粮,连进口量的6%都不到,例如泰国大米这类粮食,主要作用是调剂下市场。
基本上,饲料占据中国粮食总消耗量的45%~50%,食用口粮占33%。
但印度不同,正是由于印度国内流行素食,对肉类的需求低,导致他们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粮食来制作成饲料。
3.经济模式不同
印度农民很少拥有独立土地,而大量土地往往集中在地主手中,这就导致,印度农民看似在种地,但也只是给地主家打工而已。
也就是说,农田中产出的粮食,主要集中在地主手中,要怎么处理这批粮食是他们的自由。
再来说工业,虽然在殖民期间,英国留下了一些工业设施,但印度至今的工业水平都不高,即便造出来,他们的工业品在国际上也缺乏竞争力,以至于他们无法通过出口工业品赚取足够的金钱。
工业和农业怎么会联系在一起?
工业出口赚不到钱,那就出口粮食。
2022年,印度出口2200万吨大米,占全球大米出口量的40%以上,超过泰国、越南等传统粮食出口国,属于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
印度得益于优渥的自然气候,他们的大米小麦质量较高,一吨印度香米售价高达400~1200美元,每年通过出口粮食能获得超100亿美元。
例如2023年,印度粮食出口额约150亿美元,大米占64%,约96亿美元,小麦、玉米等占剩余份额。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印度粮食出口是仅次于IT外包、侨汇的第三大外汇来源,这笔钱能用来购买石油、天然气、军工设备等必需品。
不过有一说一,印度出口的高质量农产品,在国内属于普通农民消费不起的价格,不卖掉又能咋办呢?
例如印度香米一吨500美元,农民根本吃不起,富人也早就买够了,你总不能让富人一天吃30碗米饭吧,多余的香米出口给其他国家,还能卖个高价。
翻翻配资-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正规炒股配资网-短线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