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张明明 姜申涛 报道
7月19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山东省2025年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数据显示,省内25所民办本科高校中,21所提档线为本科控制线441分,在首次志愿填报中出现大量招生缺额,最终进入征集志愿阶段。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泰山科技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曾经的热门民办本科,均出现“压线录取”现象,部分专业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
(图源:视觉中国)
在7月22日发布的《山东省2025年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剩余本科计划》中,共计发布6050个招生计划,其中民办本科缺额5932人。其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缺额914人、青岛滨海学院缺额499人、泰山科技学院缺额294人……
(图源:视觉中国)
这一现象并非山东独有。据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近年来全国多地民办本科招生遇冷,甚至出现“断档”情况,一场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价值的争论正在蔓延。
例如,在2024年的招生录取中,广东省的湛江科技学院报考缺额达到2000余人,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湖南多所民办本科也出现招生遇冷的情况,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医学院等校出现较大缺额。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图源:视觉中国)
曾经被视为“本科保底”的民办院校,为何不再受考生青睐?
记者查询各省招考院公布的征集志愿计划数发现,广西4所民办本科缺额超1500人,广东理工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多所民办院校均“招生遇冷”。
“民办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十几万,加上生活费、住宿费等林林总总的费用,毕业至少要花掉二十万。但就业时并没有明显优势,很多企业还是更认公办学历。”一位考生家长坦言。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新计算这笔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不少家庭开始精打细算,宁愿让孩子复读或读公办专科,也不愿付出高价上民办本科。
现状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人口结构的变化、日益理性的教育消费观念、就业市场对学历的重新评估……曾经作为“本科保底选项”的民办本科,正在经历着办学模式的严峻考验。
据了解,公办本科高校的学费一年在6000元左右,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学费也多在5000-8000不等。民办本科的学费普遍是公办院校的4-6倍,学费动辄三五万,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费每年在31800-33800元不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招生专业每年在25800-28800元之间,泰山科技学院普通批专业每年29800元,艺术类专业甚至达到了33800元/年 。
图为泰山科技学院(图源:视觉中国)
与此相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近年民办本科毕业生起薪普遍低于公办院校。据山东省2023年教育统计摘要显示,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3800-4000元区间,与高昂学费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就业市场对学历的筛选更加严苛,有企业HR在招聘会上明确表示“公办本科优先”。
当“民办本科”不再拥有等同于“本科”的市场竞争力,对考生和家长而言,教育投资的性价比自然“有待考量”。
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当下,如何重塑自身价值,将成为决定这些院校未来命运的关键命题。
在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首次征集志愿的专业分布中,也暴露出部分民办本科的新问题。除了高昂的学费门槛,不少专业的设置本身也显得“随波逐流”,扎堆开设小语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这些专业听起来时髦,但含金量存疑。
部分民办高校为满足生师比硬性要求,短期内大规模招聘教师的现象已非个案,而逐渐演变为行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阶段性策略,这种现象尤其在面临评估考核周期的院校中表现显著。
有在烟台南山学院任职的老师在自媒体平台发帖称,因为学校马上迎来2025年评估,在此阶段学校大量招聘老师,导致每个教师的课时分配量非常少,而在评估以后也会有大裁员现象。
民办本科教师群体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在课程设置方面,民办本科院校标榜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常常陷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局。在教学管理中也时常被指存在“形式主义”“不注重人情味”“不尊重学生个体”等问题。
图为山东现代学院 (图源:学校官网)
山东现代学院此前被媒体爆出,学校要求聘任的专职教师签署岗位责任条款书,其中对学校的“忠诚度”要进行考评,还要求抄写董事长讲话精神。
此外,部分民办本科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实训机会有限。例如:泰山科技学院官网曾宣传与小米集团在内的多家科技企业合作,但学生却在自媒体平台上反映“实际进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少”。
“很多民办校的就业率是‘包装’出来的,实际找工作并不容易,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只能凭借着这个本科学历铆足了劲去备战考研考公。”一位2025届的民办本科毕业生坦言。
近年来,公办高校扩招、职业本科崛起,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办院校的生存空间。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今年将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两万人。
截至6月份,全国职业本科院校增至87所,以山东省为例,2025年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揭牌,六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960人。
山东省内如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大,截至目前在山东目前已录取4788人。学校专业设置更贴近市场需求,如物联网工程技术、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医养照护与管理等,就业前景较好。
相比之下,部分民办本科专业设置陈旧,同质化严重。“职业本科既能学到技能,学费又比民办低,还能拿本科学历,自然更受欢迎。”寿光渤海实验的一位高中班主任表示。
面对当下的招生形势,民办本科院校的“黄金时代”或许已经过去,部分民办本科也已开始调整原始的招生策略。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仅靠“本科文凭”吸引考生的时代结束了。
民办本科出路何在?
翻翻配资-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正规炒股配资网-短线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