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间天上 好课知多少 2024-05-18 19:38 山东
图片
骆婵 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边城》节选,欣赏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2. 能够分析《边城》中的典型人物,探究他们所体现的边城美以及背后的悲情美。
教学思路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感受风土人情之美
学习任务二:演绎角色,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学习任务三:品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任务四:整本阅读延伸,探究边城悲剧本质产生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边城》的学习。
00:33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有没有喜欢上湘西自然的风光呢?
图片
在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附近,住着一位天真善良的女孩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端午节这一天,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遇到善于凫水的青年水手傩送,他们的故事由此展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边城》,感受这个边城小镇的风土人情和人性之美。
二、新课学习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感受风土人情之美
图片
边城的端午节可以说是水中的节日。端午节到了,天气转暖,人们在水上赛龙舟,捉鸭子。男子击鼓划船,展现出劲健有力的阳刚之美。
图片
作者通过写端午节,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刚与柔, 也呈现出了边城的风俗民情。端午节这天,人们踏出家门,纷纷到河边、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作者描绘了一幅散发着泥土清香的风俗画,展现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和深层的文化底蕴。
沈从文说:
图片
“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却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高尚的情操。”沈从文崇尚美,喜欢美,文章中也处处充满了不同的美,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边城”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图片
生:我认为“边城”的美体现在青山绿水风景美,古朴和乐风俗美,以及淳朴真挚人情美等三个方面。
图片
图片
师: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边城的风景美?
图片
生:“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边城的风景美。
图片
师:边城的风俗美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图片
生:边城的风俗美体现在每到端午时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赛,参加捉鸭子活动;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互诉衷肠;每到正月十五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还有结婚时候的婚俗:迎亲队伍一路唢呐相伴,随行的人,所带的礼物都很有讲究。
图片
师:边城的人情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我认为人情美的体现有:翠翠和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之间浓厚的亲情,爷爷与相邻之间纯朴的友情。
图片
师:沈从文先生所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背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诗意的自然环境、古朴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湘西和谐的生命形态——与世无争、平和安详,正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形式的体现。
学习任务二:演绎角色,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接下来请同学们
图片
阅读课文的第四章,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祖父、翠翠、傩送、那人进行对话。
朗读完对话之后,请同学们以角色人物的视角,来分别描述在端午节这天发生的事情。
图片
生(傩送):我的故乡在风光旖旎的湘西边陲茶峒, 父亲是个船总,还有一个兄长叫天保。在某年端午节的龙舟赛上,我碰到了心仪的女孩翠翠,从此脑海里便充满了她的身影。
图片
生(翠翠):端午节那天,我和爷爷去看赛龙舟,遇到一个泅水很好的人,他请我到他家里坐坐等爷爷来接我,我误会了他并骂了他一顿,回到家之后一直很后悔,不知道以后我们是否还会遇见。
学习任务三:品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师:翠翠对外祖父的信任和依赖,外祖父对孙女翠翠的疼爱,翠翠对傩送的朦胧好感等,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来体现。请同学们品读细节描写,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
图片
翠翠的形象特点是什么样的呢?
图片
生:“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根据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翠翠很是依恋爷爷。
图片
“到路上时,祖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翠翠,'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热闹,你一个人敢到河边看龙船吗?’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有什么意思。’”
根据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翠翠内心的孤寂。
图片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通过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翠翠很关心爷爷。
图片
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从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翠翠的纯真、可爱。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图片
爷爷的形象特点是什么样的呢?
图片
生:爷爷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不计报酬,不贪图便宜,只是以给人方便为乐。真诚的老船夫也因此获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与关爱。坐船的小伙子多给钱,小商贩们送粽子给他,船总顺顺送鸭子给他。这种超越阶级关系、金钱关系的乡邻之情,体现了“边城”人与人之间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看出爷爷的忠厚老实、重义轻利、古道热肠。
图片
师:那么,傩送的形象特点又是什么样的呢?
图片
生:我认为傩送淳朴善良、古道热肠,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看到翠翠一个人在河边,于是主动询问;在素昧平生的情况下,还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等;被翠翠骂了以后,也不计较,还让人送她回家。他为了追求爱情,敢于与哥哥天保决斗,愿意在夜半高唱情歌。但面对自己的感情,傩送又显得十分小心,夜半放歌却不想让心上人知晓,面对真爱却不敢大胆地追求。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非常好。通过大家的分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边城的美好与温暖。
学习任务四:整本阅读延伸,探究边城悲剧本质产生的原因
汪曾祺曾说过:
图片
“《边城》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小说《边城》中的悲剧感是一种不疾不徐的哀伤,从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暗生,到亲人离世的重大变故,处处体现着沈从文先生身为作家浓郁的悲悯胸怀。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整本阅读,分小组合作
图片
探究造成《边城》中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图片
生:我认为《边城》的爱情悲剧是翠翠的成长之悲。翠翠是一个如原始而美好的小动物般的存在,是沈从文的理想神庙中供奉的“人性”,但是当她遇到傩送之后,她那颗自然、原始、无忧无虑的心开始萌动,从最初不知情为何物,到后面慢慢长大,慢慢复杂,慢慢明白。她明白的不仅仅是她的爱情,还有生命的逝去、人生的无奈。但她无法表达,只能自觉地接受,于是翠翠长大了,她如自然精灵般的生活也逐渐被世俗的烦恼所取代。
图片
翠翠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也许明天回来”不过是少女在孤寂中类似阿Q“精神胜利法”的自我安慰罢了。图片
生:《边城》的爱情悲剧也是一种生命之悲。母亲的殉情,天保的遇难,爷爷的离世等,在“自然”“人事”面前人类不能把握自己命运,这是人生中无常中的有常。有些人总是与你共行一段生命之旅之后突然消失在你的生命里,正如翠翠和边城中的人们,在山水之中相遇,却又在山水之中分离;在自然中获得,却又在自然中失去。把心事诉说给流水和山林,将哀愁寄托给白塔和明月,出现又离开,这就是生命的常态,边城的人们坦然地接受了生与死。
图片
正如老船夫回忆到女儿的悲剧时所说:“谁也无罪过,只应由天去负责。”但是“心中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图片
生:我认为《边城》的爱情悲剧更是一种人性之悲。边城的人性美得自然,也美得简陋,他们不明白彼此精神世界的孤寂,不擅长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隔阂。而当这种自然简陋的人性之中,一旦夹杂了小心机,就会产生自然与人为的冲突,造成更深的隔阂与误解。比如爷爷因为对女儿的愧疚,对自己已老将逝的担忧,所以对翠翠的婚事格外慎重,他绕来绕去,不把话说清楚,做着不自然的事情,把事情复杂化,一个个新的悲剧也随之产生。
图片
而这种自然与人为的冲突在未来与现实的社会中愈演愈烈,这是沈从文想要批判的,也是他所害怕和厌恶的。图片
另外还有文化之悲。边城的生活是曾经的真实,是现在的理想,是沈从文对自然、对生命、对人性的悲剧性体验,翠翠的悲剧其实是沈从文对湘西文化自然解体的痛惜和哀叹。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深刻。
图片
让我们回到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说《边城》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图片
可是,作者又为何要将这样一个美好温暖的故事处理成悲剧呢?
图片
生:我想这就是人生吧。这才是作者所说的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人生不可能只有圆满,我们要正视,更要珍视每一种生命的形式。所以,美是深广的,而同时又是复杂的,无法纯粹的。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沈从文先生也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试图揭示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边民淳良的心灵。
三、课堂总结
图片
沈从文描写的《边城》是一幅诗情画意的湘西风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被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感染,沉浸在那如梦如幻的桃花源中,对湘西的风土人情、乡村生活怀有深深的眷恋。《边城》告诉我们,真、善、美本就根植于人性之中,与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没有任何关系, 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坚守。《边城》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相互融合,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升华和洗涤。沈从文曾写道:图片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园旅行,却想借重桃园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山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小说即或是悲剧,也是希望带领读者从平凡的人事哀乐中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温暖地去“爱”。
四、课后作业
最后布置今天的课后作业
图片
《边城》中的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象征。请同学们以傩送为第一人称视角,在端午节这天写一封寄给翠翠的信。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阅读 443好课知多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翻翻配资-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正规炒股配资网-短线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